走進
塞罕壩,闖入這片神奇的地域。
林濤奔涌、花海如潮,脈脈青山甩在身后,波光粼粼的伊遜河水似一根古老的琴弦,漫彈出動人的旋律,撩撥著人心底那最最敏感的一隅。
路,攀行在無邊翠野之中,迂回九曲、步步登高,海拔1400米的塞罕壩如一片綠透了的海子,用千重萬重的翠碧擁你入懷。狂呼——忘情地奔跑,又默默地駐足在灤河源頭。土生土長在伊遜河畔,是它潤濕了眸子,滋養了身體,更賦予我們動情的淚滴。來到將軍泡子,那穿越時空的漣漪將波光輕送,潛入心懷。晴空碧藍,多情的云霓從恒古走來,將追憶的門扉輕輕開啟:憑水——遙念,烏蘭布通古戰場上王侯與兵士熱血相攜、艱苦鏖戰。感懷那份為民族統一、為和平而戰的英雄氣概,那軍鼓陣陣、號角聲聲、龍旗飛舞、熱血飛揚的恢宏與悲壯。如今,面積400萬平方米的湖區空氣清新、水草豐美,聚集著多種熱愛和平的鳥類。仿佛,六月將大自然最美的心懷恣情鋪陳在這里,成為鳥類的天堂:成群的野鴨攜兒帶女棲息在湖面上,用美麗和溫情傾訴著天倫之樂的精典。當您親切地想走近他們,當心湖畔沼澤中的野鴨蛋——它們還睡著呢;大雁聲聲、鶴鳥齊鳴,曾經有白天鵝的影子掠過湖面,那象牙白美得讓人長醉不醒,這里可是柴科夫斯基用深情的音符傾心演繹的天鵝湖?流連湖畔,平坦的草原、錯落的丘陵,亭亭白樺、悠悠碧空相映成趣,青山秀水、流霞顧影、水鳥游翔,《天鵝湖》優美的旋律也剛好從這里升起,輕柔地回旋在靜謐的波光云影里……
美麗的塞罕壩地處北寒溫——中溫帶,屬半溫潤半干旱大陸季風高原山地氣侯。南方吹來的熱風和西伯利亞吹來的冷風在這里交匯,加之諸多因素影響形成了利于動植物自由生長的樂園。于17世紀80年代初(1681年)清朝的康熙皇帝選中了這塊“九邊形勝報神京”的地域,“木蘭圍場”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皇家狩獵名苑。山花、碧樹、千溝萬壑將歷史畫卷描摹得豐饒、優美,虎、豹、狍、鹿成為康熙、乾隆、嘉慶等幾代清帝巡幸和秋獼的戰利品,被清晰地載入史冊。
投身塞罕壩草原,似一蹣跚學步的幼童不小心跌進了萬花筒,萋萋芳草裹著醉人的香氣嗆了人滿臉。野花在風中搖曳著,輕舞著,把芬芳悄悄地傳過來,鴿子花藍得耀眼、花菱草黃得嫵媚、野菊花粉得幽雅……開花最早的是映山紅,學名杜鵑,一叢叢花團錦簇,就在那西風狂舞的壩上草原熱烈奔放地盛開千束萬束,驅散塞上的寒氣,綻放春的消息。車行至軍馬場地域,“快看金蓮花!”放眼望去,一望無際的綠野盛開著金色的花朵,端莊華貴如出水芙蓉。恰恰金蓮花又名金芙蓉,筆直的花莖高高擎起一朵朵嬌艷的花兒,片片橢圓微尖的花瓣環著金色的花蕊伸向藍天。又有兩天片隨意地平伸角度微向下傾,葉尖仍伸向藍天。整個花型就是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,大小與女士掌心近似,端莊、嬌好,微風吹來,她抖動著美麗的霓裳與清風同舞、與太陽同輝。金蓮花可入藥,有清熱、解毒、消炎的功效。暑熱時節,它又是最好的飲品,放入玲瓏剔透的杯具中熱水沖飲,靜靜地觀賞品味,為您解暑、利咽、潤澤容顏、滋養心境。
干枝梅為壩上所獨有,它同金蓮花一樣為草本。每朵似一五角型的小喇叭,莖上無葉,花蕊黃粉不一,而花朵的顏色也有深粉、淺粉、素白色,綠豆大小密密地開放著如滿天星斗,遠看又如片片或粉或白的云霞,那景象能使人聯想到日本的櫻花。但她最為高潔,夏末秋初靜靜地開放,組成束、匯成群、連成片,寒冬時節百花凋零,唯有干枝梅揚揚灑灑、凌霜傲雪,被多情的人采摘下來也會恒永不敗、昂揚盛開,因此愛它人們把她做為一種團結友誼之花傳遍祖國各地。
“林海聽濤”曾被古今文人墨客推寵至極。當您走進萬頃林海,心海定被那洶涌澎湃的濤聲拍擊得波瀾起伏,仿佛那濃綠的浪花要蕩凈人心底最細小的塵污。
塞罕壩擁有近7萬公頃森林,很早就被確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。特別是5萬公頃的人工松林遍布千山萬壑,與自然生長的白樺、山丁子、黃柳樹等相映成趣,將山川扮做一盛妝巨人,一年四季幻化出不同的色彩。走進白樺林,不敢說它具有詩人的內涵和畫者的風范,但它一定陶醉過他們。潔白的樹干上略帶灰色的斑點,似畫筆隨意點染,葉子輕響抖出一片光閃閃的美麗,一股近似薄荷的清香與楊柳混合的氣味沁人心脾。
去的時候正值暑熱時節的正午,陽光分外亮麗、直率。沒有聽到最振奮人心的濤聲,卻在我心底激起千重萬重巨浪。
木蘭圍場塞罕壩原本林豐葉茂,翠綠無邊、浩浩蕩蕩。早在建造北京頤和園和承德避暑山莊時從這里采伐了大量木材,加之后來的自然災害使森林資源受到嚴重的破壞。從1962年塞罕壩機械林場建場起,大批青年畢業生和知青作為一代林業技術人員、林業工人歷經近30年的艱苦種植,才有了今天5萬公頃人工松林和3萬公頃的自然林相結合的壯觀景象。在年均氣溫-0.3℃至-2℃、63天無霜期,極端低溫達-42.7℃的塞罕壩,樸實的塞罕壩人從新中國剛剛十幾歲起,用30載的寶貴年華創下這么好的紀錄,也創造了建設史上的奇跡。青山不老、翠碧相連、波翻濤涌,如一條起伏的碧毯,又如一條毛絨絨的巨巾擦藍了天、抹亮了湖、理順了飛禽走獸的毛羽,更撫潤了花兒的笑臉。
……
走進草原、走進森林、走進美麗的塞罕壩、走進生命的家園,綠色的塞罕壩贏得海內外的贊譽,承載著我們太多的驕傲,承載著人類對明天的夢想,是我們靈魂深處不倦的家園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