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拉木倫河蒙古語原名為“純都布高勒”,意思是“水流深陷處之河”,漢語原名為響水河,皆因其一處河床沉陷,形成飛瀑,響聲如雷而得名。《呂氏春秋》、《淮南子》把西拉木倫
烏蘭布統(tǒng)是著名戰(zhàn)場,康熙皇帝率清軍大戰(zhàn)噶爾丹,國舅佟國綱戰(zhàn)死。烏蘭布統(tǒng)草原路上有墳塋,佟國綱跨馬雕像即是。烏蘭布統(tǒng)也屬于克什克騰旗,在貢格爾草原的最南邊,與更著名的塞罕壩景區(qū)挨著。有一條小路,從烏蘭布統(tǒng)有一條小路可以到克什克騰旗,非常漂亮,那是西拉木倫河谷。
克什克騰,關(guān)于西拉木倫的美麗傳說
西拉木倫河蒙古語原名為“純都布高勒”,意思是“水流深陷處之河”,漢語原名為響水河,皆因其一處河床沉陷,形成飛瀑,響聲如雷而得名。《呂氏春秋》、《淮南子》把西拉木倫河列為“中國六大川”之一,酈道元在《水經(jīng)注》中也對西拉木倫河有過記載。
西拉木倫河干流自碧流河河口以上的上游穿流于深山巨谷之中,兩岸山峰聳立險陡,河道彎曲,落差較大,水流湍急,碧流河河口自少冷河的中游,河谷漸趨開闊,河道漸淺、漸寬、漸直,落差漸小,流速漸緩,而自少冷河河口以下的下游,河流注入沖積平原區(qū),河道更淺,水流更緩,水面寬處可達1000米。
克什克騰,關(guān)于西拉木倫的美麗傳說
據(jù)說啊,很久很以前,西北天宮里的女媧,每隔三天總要帶上最心愛的小女兒——西拉沐淪到南海瑤池去沐浴。西拉沐淪非常美麗,臉像十五的月亮,眼睛像清澈的達里湖水,頭發(fā)像潑墨似的烏云,身材像出水的芙蓉。一天,西拉沐淪隨母親去瑤池返回的途中,在克什克騰旗草原上空,聽到悠揚悅耳的琴聲。西拉沐淪向下觀看,只見遼闊的草原宛如一副鑲著絢麗多彩圖案的大綠毯,一個英俊的年輕牧人,正在達里湖畔放牧。
克什克騰,關(guān)于西拉木倫的美麗傳說
牧人坐在青石板上拉著馬頭琴,琴聲悠揚,那潔白的羊群好似珍珠一般在綠草上滾動,吉祥的百靈鳥伴著馬頭琴聲翩翩起舞,鳴聲歡快如歌。西拉沐淪被草原上的美景迷住了,在母親的一再催促下,才戀戀不舍地返回天宮。此后,西拉沐淪念念不忘草原美景和草原上的牧人,經(jīng)常輾轉(zhuǎn)反側(cè),寢食不安,總想到克什克騰旗草原一游,可又怕天條禁令,整天緊鎖眉頭。
大姐看出了西拉沐淪的心事,答應(yīng)幫她到人間一看。女媧去了瑤池,西拉沐淪推說有病,在姐姐們的幫助下,扯下一片白云,化作雪白的“羊群”,西拉沐淪趕著“羊群”,飄飄忽忽離開了天宮,降落到克什克騰旗草原上。
克什克騰,關(guān)于西拉木倫的美麗傳說
年輕的牧人敖特根見西拉沐淪是一個美麗溫柔的姑娘,便用奶酒、肉干、清泉水招待西拉沐淪。伴著悠揚的馬頭琴聲,西拉沐淪面對遼闊的草原給敖特根唱了一支支迷人的情歌。敖特根聽了像喝了醇香的馬奶酒,頓覺心情目爽,心里甜滋滋的,連草原上的綠草紅花也翻著波浪喝彩,達里湖水也歡樂地打著節(jié)拍
克什克騰,關(guān)于西拉木倫的美麗傳說
西拉沐淪唱完歌,趕著羊群漫過草原,草原上的草長得格外高,格外鮮嫩,羊吃了,毛色潔白,肥體壯。一連三天,西拉沐淪在草原上一邊放牧、一邊和敖特根談情說愛,結(jié)下了金玉良緣。第四天中午,西北天空三聲敲響。西拉沐論霍地站起來說:“阿媽從瑤池回來了,大姐要我立刻回去。”牧人敖特根拉住西拉沐淪的手深情地說;“三天以后,你在這等我,我回去想辦法把你接到天宮里藏起來,等阿爸阿媽想通了,答應(yīng)了我們的婚事,我們一同回到克什克騰草原牧羊”說罷,西拉沐淪駕起白云向西北天空飛去。
克什克騰,關(guān)于西拉木倫的美麗傳說
回到天宮,女媧見小女兒神色異樣,以為病重,忙從袖里掏出觀音菩薩給的鮮桃,讓小女兒吃。西拉沐淪謝過阿媽,回到室,便邀來大姐商量。大姐燃著五柱香,不一會兒,二姐三姐四姐五姐六姐都來了,商量出一個辦法:三天后,趁母親去瑤池,姐妹七人解下綾羅帶,把敖特根拉上天堂。三天后,女媧又去了瑤池。姐妹七人來到南天門,大姐揭開圣水瓶布云播雨作掩護,西拉沐淪抖開七彩羅帶拋下去。敖特根正等在那里。西拉沐淪又把仙桃順飄帶傳下,讓敖特根吃完,囑敖特根把羅帶系到腰時,被巡視天宮的衛(wèi)士發(fā)現(xiàn)了,稟報天宮神主,神主一聽勃然大怒,手持青龍寶劍趕來,大叫:“氣我也,你們膽敢敗壞天宮門風(fēng),冒犯天條。哇呀—聲怪叫,手起一劍把羅帶砍斷。大姐喊聲“不好”,失手把圣水瓶碰翻,綾羅帶裹著圣水瓶飄落到克什克騰旗草原上,自西向東滾滾流去。敖特根被河水卷去,西拉沐淪心如刀絞,大喊一聲“等等我”隨后,躍出天庭,追尋年輕的牧人去了。
克什克騰,關(guān)于西拉木倫的美麗傳說
從此,草原上便有了這條常呈七彩的大河。為了紀念這對戀人,人們就把這條河叫作西拉沐淪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