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德終于春暖花開了,又是一年結婚的好日子,婚車一隊隊的,鞭炮震天響。別看時代飛速發展,可一些結婚的“老講究”口耳相傳,這些蘊含著美好希望、子孫富貴的俗禮,熱熱鬧鬧
承德終于春暖花開了,又是一年結婚的好日子,婚車一隊隊的,鞭炮震天響。別看時代飛速發展,可一些結婚的“老講究”口耳相傳,這些蘊含著美好希望、子孫富貴的俗禮,熱熱鬧鬧,講究的就是一個“囍”字。
1、相親:“提親成不成,燒酒兩大瓶”,這是對媒人的感謝。從另一個角度也表明了媒婆的重要性。經媒人兩邊撮合,定個日子,男方與媒婆一起到女方家里遞手絹(遞手禮)。如若女方相中,則留吃飯開彩禮單,男女兩家各一份。女方家人對媒婆言辭不放心的則親自到男方家相家,合意再通知媒婆定日子。
2、下大禮:按照女方家提出的要求下大禮,通常是男方家長德高望重腦瓜精明者出馬,把結婚日子定下來。女方家滿意就回贈大蔥和艾蒿(聰明愛好做親)。嫌男方摳門的就放一頭蒜和一小塊豬肉(土、不是東西、裝蒜和葷球兒)。比較富裕的家講究下四合禮,就是香煙四至八條、酒四至八斤、茶四至八兩、白面四至八斤、大米四至八斤、豬肉四至八斤、喜花四朵。
3、出嫁:新娘臨上車前,要抓把筷子往門頭上扔,掉屋里多的是姑娘向著娘家,落門外多的是向著婆家。這時的姑娘即便心里再高興也要掉些眼淚,據說這是給娘家灑的金豆子。也有的姑娘上車時含一口飯,在邁里屋門檻時,吐在門檻里外各一半,象征心里對兩家平等。還得把舊鞋留在娘家,暗示不把娘家福氣沾走。
4、迎娶:送親的一到先放鞭炮,再上有兩個酒壺、兩個酒盅、四個小菜,讓送親的喝下馬酒。這時,由新郎把新媳婦從車上抱下來。新娘腳下有人用兩塊氈子輪流替換,使新娘腳不沾地,快到門口時,有攔門的要給紅包,有扒新媳婦鞋的要用錢物往回贖。也有的是新郎直接將新娘往屋里抱。
5、壓車小孩開始釘門簾子:“一釘金二釘銀三釘騾馬成了群,四釘搖錢樹五釘聚寶盆,搖錢樹上拴金馬,聚寶盆里站金人。”
6、男方這邊還要找個小小子,用搟面杖邊敲門框邊念念有詞:“搟面杖敲門框,丫頭小子養一炕。轱轆轱轆墩兒,當年就抱孫兒。轱轆轱轆碗兒,當年就抱崽兒”。然后就一拜天地,二拜高堂,夫妻對拜,送入洞房。
7、新媳婦進了洞房,要與新郎搶上首坐,誰坐上上首誰當家。還要在被子上坐福,被子底下放有花生,意思是男孩女孩花著生,還有棗、栗子,立子之意。被子四角放些硬幣,六個八個均可。小姑子給端來洗臉水,新娘洗完臉,小姑子倒洗臉水要喜錢。一對新人便開始吃子孫餃子,嫂子問:“生不?”新娘回答:“生。”
這時,代東就要安排好陪新親的,一般情況下,送親的爺爺輩和孫子輩的能在一桌,親朋好友開始坐席開懷暢飲,席上不能上山藥(意為滾蛋)。送親的走時還要偷個酒盅或酒壺叫偷親。晚上吃完飯輩分小的,逗俚戲的就開始鬧洞房了。鬧洞房的走了之后,兩人還要吃團圓餅。這時男方的家長就要用把大竹掃帚,大頭兒朝上搭一件上衣或頂一個帽子,立在窗臺前,意思是當作聽房的人。也有的半大小子悄悄地在窗根兒底下聽兩人的溫存情話,第二天以此取樂要煙要點心。一般的都是典禮三天回門,住一夜走時姑爺要偷丈人點東西也是偷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