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木蘭圍場景也看了,片也拍了,馬也騎了,玩了一天累了吧,來品嘗一下壩上的美味吧,大塊吃肉,大碗喝酒,感受草原人的熱情,壩上鳳澤莊園為您提供豐盛的大餐,先看看圖,有沒有你
來木蘭圍場景也看了,片也拍了,馬也騎了,玩了一天累了吧,來品嘗一下壩上的美味吧,大塊吃肉,大碗喝酒,感受草原人的熱情,壩上鳳澤莊園為您提供豐盛的大餐,先看看圖,有沒有你愛吃的,或者品嘗品嘗一下壩上美食,全都是天然的綠色食品!
要說壩上美食之首選,那當然是烤全羊了,有個笑話是這么描述壩上綿羊的:喝的是山泉水,吃的是中草藥,拉的都是六味地黃丸(說壩上得泉水多,草原上有很多中草藥),雖是笑話,但可見壩上綿羊的肉質鮮美,用這樣的羊烤制味道差不了,烤熟的全羊外焦里嫩、味道鮮美,再配上草原白酒,味道就更棒了,但每家的味道不一樣,主要是看羊、技術和秘制的調料,烤全羊是個技術活,人少的話還可以烤羊排、烤羊腿、都可以,味道也不錯。
羊除了烤以外,還可以做成手把羊肉做法是將肥嫩的綿羊開膛破肚,剝皮去內臟洗凈,去頭蹄,再將整羊卸成若干大塊,放入大鍋中煮,同時放入山花椒、鹽等調料,待水滾肉熟即取出,置于大盤中上桌,大家各執蒙古刀大塊大塊地割肉,用手抓著吃,或手持帶肉的骨頭啃著吃。因不用筷子,用手扒食而得名。斟酒敬客,吃手扒肉,是草原牧人表達對客人的敬重和愛戴,除了手把肉以外,還可涮羊肉,也不錯。
別老說葷菜了,來點素的,純天然、綠色食品有:蕨菜、黃花、白蘑菇、紅梗等,都是自然生長,還有號稱壩上三寶中的大土豆和莜面,壩上的土豆個大,淀粉含量高,很好吃,小時候在壩上很多小孩都愛吃土豆,大人就說小孩們是山藥腦袋;再說說莜面,這可也是我本人愛吃的,在壩上俗稱莜麥,屬高寒作物,壩上地區流傳著這樣的俗語:四十里莜面、三十里糕、二十里蕎面餓斷腰,可見莜麥獨特的耐饑性,莜麥的營養成份十分豐富,其蛋白質、油脂含量均居我國食用的八大糧食作物(小麥、水稻、玉米、大麥、蕎麥、高麥、谷子)之首,壩上的莜面做法很多,最常見的就是莜面窩子、莜面魚子及莜面河撈等,在配點壩上自己腌制的酸菜或蘑菇做成鹵子,味道也自然沒的說,就是一個字“鮮”!
壩上的風味菜肴還有:拔絲奶豆腐、五香鹿肉、柴鍋黃羊肉、壩上亂燉、酸菜土豆粉、野黃花燉牛肉、柴鍋麻油餅、壩上一鍋鮮、風味羊排鍋、鮮粉駝炒肉、蕨菜土豆條、金瓜燉地瓜、西紅柿燉牛肉、蒜瓣熬茄子、壩上殺豬菜,殺豬菜等,這些佳肴深受廣大游客的喜愛。
這么多的美食,不能沒有酒啊,能喝高度酒的可以來點套馬桿、悶倒驢,低度的可以來點馬奶酒,或承德當地的白酒如板城燒鍋或山莊老酒,在鳳澤莊園的小院里,烤全羊,喝小酒,侃大山,看星星,大家一起圍著篝火,唱歌跳舞,一定會是一個美好的夜晚,你說是嗎!
部分圖片欣賞:







壩上的云 徐剛
2012.3.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