順治的時候還沒有承德,但順治皇帝來過現今承德一帶。
順治元年(1644),清朝入主中原。入關后第一個帝王順治皇帝,是皇太極第9子愛新覺羅·福臨,當時只有7歲,皇太極之弟多爾袞主政。多爾袞名義是攝政王,實際上集權力于一身,文韜武略政策軍令都出自其手,是個不是皇帝的皇帝。
順治四年(1647)秋,10歲的順治皇帝初次出塞巡視,第一次進入今承德境域,八月初八、初九兩天駐在海留圖,蒙古語“海留圖”意為水草豐茂的地方,即今豐寧大灘鎮(zhèn)一帶。不過實際上是多爾袞在這里行獵和理政,召見蒙古諸部貴族,還把阿霸垓部首領的女兒納為妃。
多爾袞原患“風疾”,后來越來越重,夏季北京的酷熱讓他難以忍受。于是經常出外打獵避暑。古北口外一個地方引起了他的注意,這地方元代叫洪城峪,后來因為有殘破古城,蒙古人叫“喀喇河屯”,意思是黑城,也有史料寫為“喀喇城”。這個地方就是今雙灤區(qū)灤河鎮(zhèn)。
多爾袞對喀喇河屯心向往之,順治七年(1650)七月發(fā)出諭令,在那里建一座避暑城。為此加派各省地丁銀250多萬兩,還要求各地募捐。
但僅僅過了幾個月,39歲的多爾袞竟然死在這里了。《清史稿》載:“十一月壬戌(十三),攝政王多爾袞有疾,獵于邊外。”“十二月戊子(初九),攝政和碩睿親王多爾袞死于喀喇城。”
史學家談遷《北游錄》云:“初,攝政王膝創(chuàng),涂以涼膏,太醫(yī)傅胤祖謂其非宜。是日圍獵,值一虎,須尊者射而眾從之。時王創(chuàng)甚,勉發(fā)三矢,度不自支,退召英王語后事,外莫得聞也。”
一代梟雄多爾袞就這樣魂斷喀喇河屯。
多爾袞的靈柩運回北京,隆重下葬。但轉年順治皇帝追論其“謀篡大位”之罪,尸體被挖出鞭打,豪華陵墓被毀掉了。對在喀喇河屯開建的避暑城,順治皇帝諭戶部:“此工程著即停止。”
14歲的少年天子親政了。順治八年(1651)夏風初拂的時候,順治皇帝出塞北巡。四月十七日出獨石口,北行不遠,再次來到海留圖,駐蹕俄倫圖魯。蒙古語“俄倫圖魯”,意為有多處水源的地方,也就是今豐寧大灘鎮(zhèn)的灤河源頭地帶。
順治皇帝進入內蒙古草原。他巡視蒙古諸部,接見了前來朝拜的翁牛特、烏珠穆沁、巴林等部王公貴族。在巡視了后來成為木蘭圍場的草原以后踏上歸途。
五月初五,駐蹕庫爾奇勒河,即今小灤河,在今圍場境內。
五月初八,駐蹕灤河邊,在今隆化縣境內。
五月初九,駐蹕西喇塔拉,蒙古語“西喇塔拉”意為黃草川,即今豐寧鳳山鎮(zhèn)。
從這個地方回北京的道路古已有之,可是順治皇帝過了小興州古城(今灤平興洲),沒有沿古道直奔古北口。
五月十一日,順治皇帝專程來到了喀喇河屯,駐蹕于此。也許他是想看看吸引叔父建避暑城的,究竟是個什么樣的好地方。這是清朝皇帝第一次來到今承德市區(qū)附近。次日順治皇帝回鑾,十三日入古北口回京。
順治皇帝在巡行途中照常處理政務,涉及到朝鮮事務、追剿明朝殘余勢力等。駐蹕西喇塔拉(今豐寧鳳山鎮(zhèn))那天,任命了15名部院官員。駐蹕今灤平大十八盤梁那天,任命了兩個省鄉(xiāng)試主考官。
順治皇帝的這次巡行,是其后幾代清帝大舉北巡的先聲。
順治年間,今承德境內開始設立皇莊。關內百姓陸續(xù)到這里謀生,一個個新的村落開始出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