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圍場風俗圖》即有大車載酒海售酒之情形
時間:2013-05-16 14:15來源:原創 作者:壩上的云 點擊:
次
用車載酒在街市賣,在唐代就已有之。杜甫《飲中八仙歌》:“汝陽三斗始朝天,道逢車口流涎;恨不移封向酒泉。”這種車就是運酒或賣酒的車。宋代挑酒桶賣酒,這在《水滸傳》中
蒸出佳釀入酒海,驅車趕到圍場來。
曲香何懼鯨飲量,醉倒獵手臥虎臺。
用車載酒在街市賣,在唐代就已有之。杜甫《飲中八仙歌》:“汝陽三斗始朝天,道逢車口流涎;恨不移封向酒泉。”這種車就是運酒或賣酒的車。宋代挑酒桶賣酒,這在《水滸傳》中不止一處有記載。清代燒鍋造出酒后,多用大型容器貯存,這種容器,就是用高麗紙裱糊的大竹簍,一層一層涂以豬血,密封后為酒簍,這種酒簍一般可容酒百斤以上。古時候,人們往往把這種容量很大的酒器稱為“酒海”。
唐代詩人白居易《就花枝》詩曰:“就花枝,移酒海,今朝不醉明朝悔。”溫庭筠《乾簨子·裴宏泰》說,裴鈞“有銀海,受一斗以上,以手捧而飲”,所謂銀海,就是銀質酒海。由此把酒量很大的人,常被稱之為“海量”。
清代皇帝每年來承德避暑山莊避暑,到木蘭圍場秋狝,隨鑾而至的滿漢官員、八旗將士有一萬多甚至數萬多人。邊疆各少數民族王公貴族也來覲見和隨圍。八旗將士大多善飲,每到此時,對酒的需求量就急劇增加。當時大批人馬攜帶糧草和生活必需品尚且困難,不可能隨行帶酒,大量用酒就要靠承德當地生產和商家販運。每年木蘭秋狝期間,清政府允許商販隨著秋狝大軍行走,軍隊扎營后,商販組成臨時的買賣街,出售各種商品。尤其是允許商販賣酒,以供士兵以酒驅寒。一車車裝在酒海里產自塞外八溝的燒酒,源源不斷的拉到了圍場秋狝的軍營外。承德避暑山莊藏有清代“長白山老滿洲京旗駐防熱河興隆阿”所繪之《圍場風俗圖》,其中即有大車載酒海售酒之情形。
(責任編輯:壩上的云)
相關新聞
(15-03-23)
(15-03-18)
(15-03-18)
(14-06-15)
(14-05-20)
(14-05-09)
(14-04-27)
(14-04-17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