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壩上出生,從小在壩上長大,要是不把壩上美食攻略奉送大家,我還是覺得有點可惜的,再加上朋友們的強烈要求,所以,百忙之中費勁腦汁寫下了以下攻略,不足之處,大家多多包涵哈~~哈哈!!
下面為大家介紹的美食都是我20幾年年積累下來的,都是親嘴品嘗過的,不過口味適不適合大家那就不敢保證啦,不過出門在外,就是嘗個新鮮,不要太計較味道哦,地域不同口味不同很正常,反正我就是那種沒吃過要吃一次的人!
還有一個要跟大家說的,這些美食在我的山莊內都可以出到,你可有口福了!
廢話少說,開吃啦:(附圖片)......
1、烤全羊
烤全羊為蒙古族傳統名菜,蒙古民族的餐中之尊,為招待貴賓或舉行重大慶典時的盛宴特制的佳肴。烤全羊選用來自內蒙古草原的肥嫩綿羊,用多種調料喂制,經特制爐具烘烤兩小時以上。出爐后的全羊色澤金黃,口感香脆,濃香四溢。來內蒙古旅游,烤全羊是一定要吃的,不僅僅因為這是一種具有濃郁民族風情的飲食,吃的不但是羊,還有著濃濃的內蒙古文化。

2、草原牛肉干
風干牛肉干是內蒙草原特產,這不僅因為原料是大草原上的優質牛肉,還因為他的制作工藝極其特別。草原上的空氣寒冷而干燥,將新鮮的牛肉,在自然環境中冷凍,然后在通風的環境中懸掛4-5個月,這樣的工藝不但使肉中的水份全無,油份也散失掉了,而且肉質變得相對松散,香味也凝結和濃縮,使得口味獨特,濃香無比。

3、莜面窩子
莜麥是承德壩上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,位居壩上三件寶“莜面、山藥、大皮襖”之首,故被稱為“塞外珍珠”,滑嫩爽口,風昧獨特。

4、壩上馬奶酒
奶酒起源于春秋時期,自漢便有“馬逐水草,人仰潼酪”的文字記載,極盛于元,流行于北方少數民族已有兩千多年,系歷史悠久的傳統佳釀。一直承擔著游牧民族禮儀用酒的角色。每當蒙古族向您敬獻哈達和奶酒時,是對貴客的最高禮儀。奶酒便成為蒙古族接待上賓的必備佳釀。

5、黃花菜
黃花菜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蕾,味鮮質嫩,營養豐富,含有豐富的花粉、糖、蛋白質、維生素C、鈣、脂肪、胡蘿卜素、氨基酸等人體所必須的養分,其所含的胡蘿卜素甚至超過西紅柿的幾倍,壩上無污染,可謂是純天然綠色食品。

6、拔絲奶豆腐
內蒙古風味名菜。以奶豆腐為主料烹制而成。特奶豆腐切條、裹面粉、掛上用雞蛋清、淀粉、面粉制成的松糊入油鍋炸熟,呈金黃色撈出。鍋內加適量白糖熬成拔絲糖漿,倒入炸好的奶豆腐,并撒些芝麻,裹勻糖漿裝盤即可食用。此菜色澤金黃,口味甜香,上席牽絲不斷,是酒席中的上等佳品。

7、蕨 菜
肉絲蕨菜。味道鮮美,當地特產,蕨菜雅名如意菜,與壩上白蘑齊名,都是塞罕壩菜譜里的上品。每年端午節前后,在蕨菜的幼芽還如同一個晶瑩嫩綠的碧玉如意的時候將其采回,用熱水及時燙過,或腌漬,或曬干,可長期保存,涼拌、煮湯或炒食均有不同的美味。

8、帶黃(紅梗)
紅梗,俗稱帶黃,是壩上的一種特產,后經加工制成罐頭,味道酸甜,已成為當地的特色美食,也被當成禮物饋贈給親朋好友!

9、壩上野生蘑菇
口蘑是壩上出產的一種名貴蘑菇。因為這種蘑菇通常運到張家口市加工,再銷往內地,故稱口蘑。 口蘑是可以直接食用的名貴真菌,味道鮮美,口感細膩軟滑,十分適口,既可炒食,又可焯水涼拌,且形狀規整好看,是人們最喜愛的蘑菇之一。主要品種有白磨、青腿子、馬蓮桿、杏香等,其中以白磨色、香、味最佳。

壩上口蘑菌肉肥厚,質細,具香氣,味鮮美,營養價值高,是我國北方草原盛產的“口蘑”之最上品,暢銷于國內外市場。用來清燉、紅燒、做湯均可,其味清香、鮮美,歷來為席上珍饈。
10、小雞燉蘑菇
壩上地區出產多種蘑菇。稱為上品的有:口蘑、榛蘑、肉蘑、草蘑、唣蘑、松蘑、平蘑等。蘑菇營養豐富,含有較多的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及有利于消化的粗纖維;即可上高級宴會,又是家庭的民俗菜肴。蘑菇用來清燉、紅燒、做湯均可,其味清香、鮮美,歷來為席上珍品。用它燉壩上的柴雞,其風味和口感極佳。

11、烤羊腿
選一年以內的羊,取下羊腿,在羊腿的正反面斜著劃出花刀。放在炭火架上翻面烘烤,還要往羊腿上刷些調料。要用文火烤,不要用旺火和明火。等到羊腿變得深棕色并且冒出油即可食用。(提示:選擇燒烤方法吃羊時,要挑選肥羊。)